第255章 偷听-《盗笔:开局撞见陈皮在摆摊》
第(1/3)页
返校后越明珠又开始了连轴转,最后一学期,她对学业用心有限也得考虑毕业以后的事。
同期选择上大学的人数连一半都没有。
前不久婉莹也在父亲安排下订了婚,家里打算让她毕业就嫁去北平,她说可能会在北平继续读书,还千叮咛万嘱咐越明珠每月至少要寄一封信给她。
好吧,反正这几年她写最多的就是信件了。
“你呢?”曲冰问:“湖南大学还是华中美院?”
最后一学年谁都知道熹微更侧重艺术理论课程,上周还听说教会鼓励她出国留学,说可以写介绍信让她报考巴黎美院,如果顺利通过入学考试就可以在那座艺术殿堂进修。
“又或者是留法?”
越明珠叹气,“......我还在考虑。”出国是个不错的选择,大众熟知的徐悲鸿就是巴黎美院的毕业生。
她倒不是对学习有什么执念,只是这种环境待久了,投入了时间又花费了精力最后要还是一张证书都没到手总感觉这书白读了。
【打起仗来,证书可不能当防弹衣穿。】
越明珠浑不在意,【谁让我是个俗人呢。】
在长沙读大学好处是离家近,系统不愿意,它非常非常希望她这个宿主留学避避风头,怕将来打起来她会一尸两命连累到它,毕竟炮弹不长眼。
不过现在考虑这个为时过早,跑路也先得把一些事情安排稳妥,她讨厌半途而废。
周五,越明珠答应和玛丽姆姆代替孤儿院实地考察孩子们暑期去培训的工厂环境,牵头人正是她熟悉的那位——美国商人裘德考。
不管是长沙还是全国各地,一直都是农民多工人少。
孤儿院的孩子待满十四岁就得离开给其他更小的孩子腾地方腾资源,她们希望这些孩子在离开之前能在工厂获得一技之长。
当然,能从培训变成留用更好。
长沙有不少小工厂小作坊,待遇和福利等同没有,每个人从早干到晚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岗位依然供不应求,所以能盈利的大厂是她们目前主要想对接的合作对象。
第(1/3)页